作者:唐茂华
区域合作的根本动力来自各地区存在功能扩散和分工协作的内在诉求。随着京、津、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这种内源驱动力将日趋强大。三地不再仅将视野局限在自身发展上,而是积极推动区域共同发展。这将为新时期“首都经济圈”的合作共赢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的战略构想。尽管“首都经济圈”这一概念在学界曾有过讨论,但上升到国家规划的层面尚属首次。
从“京津冀都市圈”到“首都经济圈”
近年来,“京津冀都市圈”这一概念使用较多。2004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至此,“京津冀都市圈”正式成为学界和官方关注的区域概念。但是,在2009年1月和2010年6月,珠三角和长三角规划相继获得正式批复后,被寄予厚望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却至今仍未获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三地各自规划的发展重点和产业方向趋于同质化,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难以协同。特别是在原来拟定的规划中,把河北省定位于重点发展重化工业、现代化农业和旅游等产业,成为北京和天津产业转移与加工配套的基地,这一定位显然难以满足河北省的发展诉求。
由于“京津冀都市圈”规划迟迟难以出台,为了在区域格局中更好地找到新的战略支点,河北省于2010年10月出台《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提出“环首都经济圈”的战略构想。其地域范围包括环绕北京的张家口、承德、廊坊和保定四个地级市的13个县(市、区),面积达27060平方公里。当前,作为河北省的重大发展战略,“环首都经济圈”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已启动,并已显现成效。
从区域效应来看,河北省的发展初衷是在北京面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等诸多难题的情况下,通过拓展北京的空间范围,实现缓解北京的压力及促进自身发展的双赢目标。但实际上,其作用有限。一方面,在产业发展上,北京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产业转移,而不是就地解决。首钢搬迁就是例证,它搬迁的新址不是临近北京的燕郊或涿州,而是更远的唐山。北京不会支持在临近地区密集发展产业,因为这不仅难以实现产业转移,反而增加了北京与其周边地区的水、电、气、生态等资源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区域一体化上,“环首都经济圈”旨在加强与北京的对接与合作,其中包括城铁、市郊铁路及高速公路的交通对接,以缓解北京交通压力;在养老、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与北京的同城化。但事实上,交通对接的结果只会增加北京的交通压力;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只会挤占北京业已不堪重负的公共资源。这就决定了“环首都经济圈”只能是河北省实施的地区发展战略,难以上升为京、冀双方合力推动的区域战略。
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环首都经济圈”变成了“首都经济圈”。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在战略层面上,前者是河北省的地区发展战略,而后者则是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其次,在地域空间上,前者是河北省环首都周边的13个县市区,而后者无论是通常讨论的“2+7”方案、“2+8”方案,还是包括两市一省的“2+1”方案,都是涵盖京、津的更为广泛的区域。
可见,在很大程度上,“首都经济圈”概念是河北省积极推行“环首都经济圈”战略所催生的产物。当然,这也是在“京津冀都市圈”战略迟迟难以获批的背景下,该区域迫切需要创新思路的必然结果。无论将来是出台“京津冀都市圈”规划,还是“首都经济圈”规划,这一创新思路无疑将助推三省市更好地达成区域共识,加速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形成。
功能扩散与分工协作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样,与2004年京、津、冀规划初期相比,京、津、冀三地的经济规模、产业能级和城市功能都有了跨越式的提升。
目前,北京高端化的经济格局已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夯实。2010年,北京服务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5%。但是,北京发展也面临城市人口规模增长过快,交通拥堵,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日益紧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有赖于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来统筹解决。
天津的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增速最快、最平稳,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6%,位居全国之首。依托先进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的建设,京、津之间的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合作显著增强,天津与河北之间的产业联系进一步紧密。
同样,河北省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2010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万亿元,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河北省主动推动与京、津的对接,提出积极为京、津搞好服务,全方位深化京、津、冀的合作,特别是将“环首都经济圈”作为主动对接京、津的先导区。
可见,区域合作的根本动力来自各地区存在功能扩散和分工协作的内在诉求。随着京、津、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这种内源驱动力将日趋强大。正是基于这种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诉求,三地对“首都经济圈”的发展都给予了良好的回馈。三地不再仅将视野局限在自身发展上,而是积极推动区域共同发展。这将为新时期“首都经济圈”的合作共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京、津、冀地区之间的定位
从都市圈发展的世界趋势来看,在交通和信息便利化的背景下,“首都经济圈”应在一个涵盖京、津、冀的更大空间范围来统筹规划。“首都经济圈”规划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不仅是区域合作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地区之间的定位问题。
当前,北京正在建设世界城市。纵观世界顶级大都市,无一例外地都形成了以高端服务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因此,一方面,北京要提升现有城市功能和产业能级;另一方面,要下决心疏散城市功能。从产业结构来看,北京应将重点放在金融、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等高端知识密集型产业上,而将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外转移。从医疗、教育、科技等公共资源来看,北京要积极向外围地区辐射,实现资源布局均衡化,减少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为更多地分担北京的城市功能,天津要发挥滨海新区先进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与北京、河北之间的产业互动,将滨海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产业紧密联系的中枢;主动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外溢,加强对河北省的产业链延伸;还要充分发挥天津港的独特优势,特别是东疆保税港的政策优势,加强与曹妃甸港、黄骅港和秦皇岛港之间的分工协作,共同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当前,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产业结构,河北省和京、津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发展落差。但仅将河北省定位于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加工配套基地,是很难满足其发展诉求的。而且,这种基于传统地域分工理论的地区发展模式也并不完全适用于地区发展战略。因而,河北省需要在保障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对接,寻求高端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河北省还要依托“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将其打造成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区和疏散区。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
|